山西中醫學院
A+醫學百科 >> 山西中醫學院 |
山西中醫學院學院位于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太原市汾河西畔,是山西省中醫藥教育、科研、醫療的中心。 該校成立于1989年,是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領域最年輕的一所院校。
目錄 |
歷史沿革
學校于1982年由國務院批準籌建。1986年學校接收原山西醫學院中醫大學班,1989年6月正式掛牌成立,同年開始接受本科生。1999年6月,學校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002年開始招收留學生。2004年,學校接收了原太原鐵路中心醫院和太原鐵路結核病醫院,并改建為山西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院。2007年4月,學校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2月,學校獲得了碩士單位授予權,200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校容校貌
學校的辦學實力不斷積累壯大,機構設置日趨合理。據有關數據顯示,學校占地面積174698.46㎡,建筑面積137996.40㎡。現有固定資產總值1.78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56萬元。圖書館建筑面積為16200 ㎡,館藏紙質圖書43萬冊、電子圖書近32萬冊,是山西省中醫藥信息中心、山西省高等院校圖書館自動化建設乙級館。
學科設置
該校校本部設有中醫系、針灸推拿系、中藥系、護理系、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系、基礎部、社科部、體育部、計算機教學與網絡管理中心、國際教育中心、實驗管理中心、成人教育學院等教學單位,據有關數據顯示,該校有60個教研室,17個教學實驗室,4個科研實驗室,1個科研實驗中心。另有一所辦學體制相對獨立的專科層次二級學院山西中醫學院推拿職業技術學院。
師資力量
據有關數據顯示,該校有專任教師316人,其中正高職稱50人,副高職稱97人,高級職稱占教師總數的46.52%;碩士以上學位202人,占教師總數的63.92%。有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8人榮獲“山西省教學名師”稱號。現有碩士生導師97人,8人被兄弟院校聘為博士生導師。34人擔任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專業規劃教材的主編、編委;14人擔任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的編委等。
學術科研
據有關數據顯示,該校出版各種學術著作25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500余篇;共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210項,其中,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5項,國家科技部項目10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10項,累計取得國家科研經費2200余萬元;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2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8項。2007年,學校分別被國家科技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授予“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建設單位。學校還自籌經費相繼實施“前鋒”“攀登”兩大科技計劃,鼓勵科技創新,活躍學術氛圍,推動科研工作的持續發展。
實踐基地
據有關數據顯示,該校有3所(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山西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山西中醫學院第三中醫院)直屬附屬醫院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另有教學醫院7所,實習醫院6所,中藥專業生產實習基地12個,滿足了不同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
|
關于“山西中醫學院”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