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腎不交證
A+醫學百科 >> 心腎不交證 |
心腎不交證(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心腎水火既濟失調所引起,臨床以心悸、心煩、失眠、健忘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于失眠、心悸、怔忡、不寐、遺精、健忘,以及西醫的心律失常、神經官能癥等疾病。
正常情況下,心、腎相交,心火下降于腎,以溫腎水,使腎水不寒;腎水上騰于心,以制心火,使心火不亢,兩臟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即《千金要方》所稱之“水火相濟”。久病耗傷精血,或思慮過度,陰血暗耗,或房事不節,耗傷腎精,均可使心腎之陰虧虛;或情志過極,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損及腎陰,或心火獨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腎,都可使心腎陰陽水火失去既濟協調的關系。從而形成心腎不交證。
心腎不交證的臨床表現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為心神不安,或心火亢盛,表現為心悸易驚,心煩,失眠多夢,口舌生瘡,舌質紅。一為腎精虛虧,頭目失養,骨髓不充,表現為頭暈耳鳴,健忘,腰膝酸軟;或陰虛陽亢,虛火妄動,而見潮熱盜汗,夢遺,小便短赤,脈細數。
心腎不交證的治療以滋陰降火、交通心腎為法,可選用黃連阿膠湯、天王補心丹或交泰丸等。
出自A+醫學百科 “心腎不交證”條目 http://www.crossoverdream.com/w/%E5%BF%83%E8%82%BE%E4%B8%8D%E4%BA%A4%E8%AF%81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心腎不交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