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診療/盆腔炎
醫學電子書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婦女保健 >> 常見婦科疾患 >> 盆腔炎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
輸卵管炎多見于性活動頻繁的婦女。放置有宮內節育器的婦女患病的危險性較高。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細菌經陰道、子宮進入輸卵管。感染很少發生在月經初潮前、絕經后和妊娠期間。最常見的是通過性交感染,也可以在分娩、流產時感染。
不常見的原因有放線菌病(一種細菌感染)、血吸蟲病(一種寄生蟲病)和結核病。有時在X線檢查時,注入子宮輸卵管的顯影劑也可能導致感染。
通常是雙側輸卵管同時感染,但往往是一側較重。感染能擴散進入腹腔,引起腹膜炎。一般卵巢對感染都有抵抗力,除非感染很嚴重。
癥狀
癥狀通常在行經后不久開始出現,下腹疼痛逐漸加重,常伴有惡心、嘔吐。感染初期,往往只有低熱、輕到中度的腹痛或不規則陰道流血,陰道分泌物不多,給診斷帶來困難。隨后,出現高熱、陰道膿性分泌物等典型癥狀,但衣原體感染時,分泌物并不增多。
感染常常導致輸卵管堵塞,堵塞的輸卵管內可以有積液,造成輸卵管腫塊,引起慢性疼痛、月經不規則和不孕。如果感染擴散到周圍組織,可以導致瘢痕形成、腹腔器官間粘連,也可引起慢性疼痛。
輸卵管、卵巢和盆腔內可能形成膿腫。膿腫如果未能用抗生素治愈,就需要外科引流。如果膿腫破裂,膿液溢入腹腔,癥狀會迅速加重,下腹部劇烈疼痛、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休克)。感染擴散到血液,導致膿毒癥,可能危及生命。膿腫穿孔需要急診外科手術治療。
診斷和治療
典型的癥狀,可以提示盆腔炎的診斷。盆腔檢查和腹部捫診時,壓迫子宮頸及周圍區域,患者會感覺劇烈疼痛。
通常,白細胞計數很高。從子宮頸、必要時從直腸和咽部取標本進行培養和顯微鏡檢查,鑒別診斷病原微生物。后穹窿穿刺術是用一根穿刺針,經陰道壁刺入盆腔,取膿液標本檢查診斷。也可用腹腔鏡對腹腔情況進行觀察。
通常在取培養標本后,立即使用抗生素。一般患者可在家里進行治療,但如48小時后感染未能好轉,應住院治療。為了盡可能迅速、徹底地控制感染,可能要靜脈滴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生素。炎癥持續的時間越長,病情越嚴重,導致不孕和其他并發癥的危險就越大。
參考
![]() ![]() |
|
關于“家庭診療/盆腔炎”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