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內靜脈
A+醫學百科 >> 頸內靜脈 |
頸內靜脈(v.jugularis interna)為頸部最大的靜脈干。于頸靜脈孔處與顱內乙狀竇相續。與頸內動脈和頸總動脈同行在頸動脈鞘內。至胸鎖關節后方與鎖骨下靜脈匯合成頭臂靜脈。
頸內靜脈的顱內屬支有乙狀竇和巖下竇,收集顱骨、腦膜、腦、淚器和前庭蝸器等處的靜脈血。顱外屬支包括面靜脈、舌靜脈、咽靜脈、甲狀腺上靜脈和甲狀腺中靜脈等。
頸內靜脈壁附著于頸動脈鞘,并通過頸動脈鞘與周圍的頸深筋膜和肩胛舌骨肌中間腱相連,故管腔經常處于開放狀態,有利于血液回流。頸內靜脈外傷時,由于管腔不能閉鎖和胸腔負壓對血流的吸引,可導致空氣栓塞。
參看
參考文獻
《系統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醫學教材.柏樹令主編
出自A+醫學百科 “頸內靜脈”條目 http://www.crossoverdream.com/w/%E9%A2%88%E5%86%85%E9%9D%99%E8%84%89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頸內靜脈”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