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金匱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東漢張仲景著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全書3卷,25篇。系統論述了急性熱病之外的各科、各類疾病病癥的理、法、方、藥等。第一篇為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是全書立論基礎,主要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闡明各類證候的發生變化及其與臟腑經絡的關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別論述痙濕暍病、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瘧病、中風歷節病、以及妊娠病、產后病、婦人雜病等20余種、類病癥。所述病癥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婦科病癥各有專篇。在病因方面,《金匱要略》明確地劃分為三婁,認為:“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對后世病因學說有直接啟示。

《金匱要略》現存最早版本為元刻,注本頗多,以元代趙以德的《金匱方論衍義》較早,而以清.尤怡的《金匱要略心典》最為著名。據統計,歷代注釋、發揮、方論及歌括也有百余家之多。

傷寒論》、《金匱要略》不但在國內歷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數百家之多,為歷代研究、治療急性熱病的醫學家所遵循,成為他們發展、發揮醫學理論和醫療技術的基礎、依據和教育后學的課本。在國外也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許多《傷寒論》之珍本,并由日本再傳中國而發揮了巨在的影響,而且日本學者研究、注釋《傷寒論》的著作,僅就先后傳到中國而現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匱要略》較好版本也有收藏于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醫學家之研究《金匱要略》而有專著流傳至中國者,有10余種之多。關于將《傷寒論》《金匱要略》并作重編、方論者,日本名家之專著流傳中國者有近20種,由此可見張仲景《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在日本的影響之廣泛和深遠。在日本現代醫學昌盛的今天,日本學者仍給予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視,許多醫學家在臨床醫療中,仍然十分重視該書原方之應用,并取得很好效果,運用該書中成方制造的成藥,也為日本醫界所依賴。

東漢張仲景著述的《金匱要略》是中醫經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紀初.作者原撰《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中的“雜病”部分.經晉王叔和整理后,其古傳本之一名《金匱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為辨傷寒,重卷則論雜病,下卷記在藥方。.后北宋校正醫書局林藝等人根據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仍厘訂為3卷,改名《金匱要略方論》.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列舉病癥六十余種.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科等病證.

Bk83u.jpg

《金匱要略》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是仲景創造辨證理論的代表作。古今醫家對此書推崇備至,稱之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范。書名“金匱”,言其重要和珍貴之意,“要略”,言其簡明扼要之意,表明本書內容精要,價值珍貴,應當慎重保藏和應用。

《金匱要略》被古今醫家贊譽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范,

目錄

內容

第一篇為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是全書立論基礎,主要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闡明各類證候的發生變化及其與臟腑經絡的關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別論述痙濕暍病、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瘧病、中風歷節病、以及妊娠病、產后病、婦人雜病等20余種、類病癥。所述病癥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婦科病癥各有專篇。在病因方面,《金匱要略》明確地劃分為三婁,認為:“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對后世病因學說有直接啟示。

《金匱要略》婦人三篇,論述婦人妊娠、產后、雜病脈證并治,內容豐富。共有原文45條,載方40首,計260多首方劑。病種包括了經、帶、胎、產、雜病。篇中對婦產科病的辨證論治嚴謹,治法、劑型多樣,已具中醫婦產科學的雛型,為后世婦產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金匱要略方論序

張仲景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今世但傳《傷寒論》十卷,雜病未見其書,或于諸家方中載其一二矣。翰林學士王洙在館閣日,于蠢簡中得仲景《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則辯傷寒,中則論雜病,下則載其方,并療婦人。乃錄而傳之士流,才數家耳。它以對方證對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證而無方,或有方而無證,救急治病其有未備。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先核定《傷寒論》,次校定《金匱玉函經》,今又校成此書,仍以逐方次于征候之下,使倉卒之際,便于檢用也。又采散在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廣其法。以其傷寒文多節略,故斷自雜病以下,終于飲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復合二百,勒成上、中、下三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臣奇嘗讀《魏志?華倫傳》云:“出書一卷曰:此書可以活人”。

每觀華佗凡所療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經,臣奇謂活人者,必仲景之書也。大哉炎農圣法,屬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統,撫育元元。頒行方書,拯濟疾苦,使和氣盈溢,而萬物莫不盡和矣。

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等傳上。  

《金匱要略》全書原文

參看:金匱要略全文

版本

《金匱要略》現存最早版本為元刻,注本頗多,以元代趙以德的《金匱方論衍義》較早,而以清.尤怡的《金匱要略心典》最為著名。據統計,歷代注釋、發揮、方論及歌括也有百余家之多。  

價值

《傷寒論》、《金匱要略》不但在國內歷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數百家之多,為歷代研究、治療急性熱病的醫學家所遵循,成為他們發展、發揮醫學理論和醫療技術的基礎、依據和教育后學的課本。在國外也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許多《傷寒論》之珍本,并由日本再傳中國而發揮了巨在的影響,而且日本學者研究、注釋《傷寒論》的著作,僅就先后傳到中國而現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匱要略》較好版本也有收藏于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醫學家之研究《金匱要略》而有專著流傳至中國者,有10余種之多。關于將《傷寒論》《金匱要略》并作重編、方論者,日本名家之專著流傳中國者有近20種,由此可見張仲景《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在日本的影響之廣泛和深遠。在日本現代醫學昌盛的今天,日本學者仍給予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視,許多醫學家在臨床醫療中,仍然十分重視該書原方之應用,并取得很好效果,運用該書中成方制造的成藥,也為日本醫界所依賴。

《金匱要略》是祖國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雜病學專著,它奠定了雜病的理論基礎和臨床規范,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對后世臨床醫學的發展有著重大貢獻和深遠影響,所以它屬于祖國醫學的四大經典著作之一,被歷代推崇為方書之祖和治療雜病的典范,林億謂其“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金匱要略方論序】

張仲景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今世但傳《傷寒論》十卷,雜病未見其書,或于諸家方中載其一二矣。翰林學士王洙在館閣日,于蠹簡中得仲景《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則辨傷寒,中則論雜病,下則載其方,并療婦人,乃錄而傳之士流,才數家耳。嘗以對方證對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證而無方,或有方而無證,救疾治病其有未備。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先校定《傷寒論》,次校定《金匱玉函經》,今又校成此書,仍以逐方次于證候之下,使倉卒之際,便于檢用也。又采散在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廣其法。以其傷寒文多節略,故斷自雜病以下,終于飲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復合二百,勒成上、中、下三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臣奇嘗讀《魏志.華佗傳》云:出書一卷曰“此書可以活人”。每觀華佗凡所療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經。臣奇謂活人者,必仲景之書也。大哉!炎農圣法,屬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統,撫育元元,頒行方書,拯濟疾苦,使和氣盈溢,而萬物莫不盡和矣。

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等傳上。

《金匱要略》主要研究著作

《<金匱要略>辭典》

Bk83v.jpg


本書是一部較全面反映《金匱要略》的專業性辭書。本辭典對《金匱要略》及其古今各類研究文獻和叢書進行整理、歸納、研究、編撰。詞條收集廣泛:有單字詞和多字詞;有病因、病機癥狀、癥候及病名;有治法、藥物、方劑名;有藥物的炮制法;有方劑的劑型、劑量、煎服法及服藥后的反應、預后等,詞條覆蓋全書。本辭典重在解詞和釋義,系統地解決了《金匱要略》文字的讀音、詞義訓釋,并力求規范、準確,是供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者應用的中醫工具書。

目前該書已由學苑出版社編輯出版并發行。

《<金匱要略>今釋》

Bk83w.jpg

本書1934年,八卷。陸氏綜合《金匱要略》的歷代注疏,參考日人學說,對《金匱要略》原文予以分析歸納和詮釋,并試圖融會中西醫學說。在中西匯通和中醫發展方面作出了大膽嘗試。著名中醫臨床家岳美中先生在學醫過程中,讀到陸淵雷先生的《傷寒論今釋》、《金匱要略今釋》,覺有自己未見之義,稍后就加入陸淵雷先生所辦的遙從(函授)部學習,終成一代名醫。

目前該書已由學苑出版社編輯出版并發行。

《訂正金匱要略演義》

Bk83x.jpg

本書以《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為大綱,以中醫經典名著《素問》、《靈樞》的“藏象學說”為理論核心進行編寫。一反目前很多對《金匱要略》進行闡釋的醫書多采用以方類證或是以證類方的寫法,而是在每條原文下進行“演”和“義”。

所謂“演”,即是對各條原文進行闡釋,但本書并不是簡單地從醫學的角度對條文進行字句方面的注解,而是處處緊扣《金匱要略》的思想精髓,用《金匱要略》的辨證論治觀點解釋條文所闡述的生理病理狀況。所謂“義”,即是在對條文內容進行解釋的基礎上,給予相關的拓展。即引用一些前人對《金匱要略》進行論著的經典著作中的句子或是段落,以及一些醫學大家的言論。同時,還將條文中所出現的癥狀與現代醫學疾病相結合,講述臨證治病時的辨證論治思維以及治療原則等。如此演義就使本書更具有實用性。

目前該書已由學苑出版社編輯出版并發行。

《胡希恕金匱要略講座》

Bk83y.jpg

胡希恕先生是當代著名的中醫學家,又是當代屈指可數的傷寒大家。作為當代著名的傷寒學家,先生不但擅長治療外感熱性疾病,而且對中醫傷寒論的理論有所發展。 先生根據長期大量的臨床體會和對傷寒論經典理論的深刻理解,針對臨床診治病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導意義的獨到見解。這部《胡希恕金匱要略講座》是根據先生講授傷寒雜病論的錄音資料整理而成。

目前該書已由學苑出版社編輯出版并發行。

《金匱玉函要略私講》

Bk83z.jpg

(日)伊澤裳軒著,郭秀梅、崔為、王姝琛、王錦鴻校點

本書是日本明治初期福山藩醫官伊澤裳軒的親筆稿本,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和研究性,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二十二篇。

目前該書已由學苑出版社編輯出版。

金匱要略講義

Bk840.jpg

本書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屬于普通高等中醫藥院校協編教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學參考書及學生用書,目前該書已由學苑出版社編輯出版并發行。

《日本醫家金匱要略注解輯要 》

本書收錄了日本研究《金匱要略》40余部著作中有別于中國學者的論述,特別對語言、文字、方言俗語的訓釋以及校勘等內容加以編輯。

Bk841.jpg

目前該書已由學苑出版社編輯出版并發行。 

金匱要略集注

Bk842.jpg

日本山田業廣撰于日本文久三年(1863年)。作者曾著《金匱要略札記》,此書為其講稿,系匯取明清諸家之粹,附以己見而成。前者偏于文字訂正增刪,此則著重講述仲景原文旨義,闡析病證治法、臨床應用。所注多宗程林《金匱要略直解》、沈明宗《金匱要略編注》、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及《醫宗金鑒》。現存稿本及其復印本。

目前該書已由學苑出版社編輯出版并發行。

參看

醫學電子書 -- 700多本醫學電子書閱讀和下載。

關于“金匱要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精品 |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亚洲高清性爱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