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溢
A+醫學百科 >> 血溢 |
血溢,證名。血失常道從上竅溢出。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多因血熱妄行而上溢。《原病式.熱類》:“血溢者,上出也。心養于血,故熱甚則血有余而妄行。”《證治準繩.雜病》:“一應血上溢之證,茍非脾虛泄瀉,羸瘦不禁者,皆當以大黃醋制,和生地黃汁及桃仁泥、牡丹皮之屬,外入血分,使血下行,以轉逆而為順。”參見吐血、嘔血、鼻衄各條。《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諸血溢者,由熱乘于血氣也。血得熱則流溢,隨氣而上。自鼻出者為鼽衄。從口出者多則為吐血;少則為唾血。若流溢滲入大腸而下者。則為便血。滲于小腸而下者,為溺血。又有血從耳目牙縫齦舌諸竅等出者,是血隨經絡虛處著溢,自皮孔中出也。”詳小兒大衄、小兒吐血、九道出血、大便下血、小兒溺血、舌衄條。
出自A+醫學百科 “血溢”條目 http://www.crossoverdream.com/w/%E8%A1%80%E6%BA%A2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血溢”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