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i7j.jpg

舟骨腕關節的一塊小骨頭。舟骨靠近排橈側,其狀如舟,故其名。但不規則,背面狹長,粗糙不平,與橈骨形成關節。跌倒受傷時,掌心著地,舟骨首當其沖,受壓于橈骨與頭狀骨之間,形成骨折。由于舟骨所處位置剪力大,血運不良,故難于愈合。  

舟骨骨折

舟骨骨折后應及時到醫院外科就診,限制活動能盡快恢復。一般不留后遺癥

腕舟骨骨折圖:http://www.mednet2000.com/yingxzd/guanjie/pic/szgz12.jpg (圖片地址)腕舟骨骨折。腕舟骨中部可見透亮線。

創傷機制:舟骨骨折為間接暴力致傷。多于摔倒時手掌著地,暴力從地面向上沖擊舟骨結節,而身體的重力通過橈骨遠端傳導致舟骨近端,由此產生的剪式應力造成舟骨骨折。

臨床表現患側腕部橈側腫脹,腕部“鼻煙窩”變淺或消失,局部壓痛明顯。腕關節活動時疼痛,尤其是向橈側偏斜時明顯。沿第一、第二掌骨頭向腕部叩擊時疼痛加劇。

影像學表現:舟骨骨折按骨折發生的部位分為舟骨中段骨折、近段骨折和結節部骨折。舟骨骨折的骨折線如錯位不明顯時,須留意下列可提示診斷的征象:①舟骨結節的骨皮質斷裂;②舟骨結節部%

一、骨折原因及分類

腕舟骨骨折比較常見,多發生青狀年,常由間接暴力致傷。跌倒手掌觸地,手腕強度背屈,輕微橈偏,橈骨背側緣切斷舟骨。

按骨折位置分型:1.腰部骨折,2.近端骨折,3.結節骨折。

二、部位與血液循環關系及愈合的影響

舟骨營養血管主要從結節部和外側中部進入。舟骨周圍大部為軟骨面,無骨膜附著,骨折后靠內生骨痂才能連接,骨折后損傷營養血管,近側斷端由于缺血易發生無菌壞死。臨床遇到這種情況缺乏滿意處理方法。

三、臨床表現及診斷

傷后局部腫脹,疼痛,腕關節活動受限并疼痛加重。鼻咽窩處及舟骨結節處有壓痛。第2、3掌骨頭縱向叩擊痛。有時輕微骨折癥狀不明顯,與腕扭傷癥狀相似,易誤診忽略,腕關節正側斜三種方位X片可確診骨折部位及方向。若骨折不清楚,臨床癥狀懷疑骨折時,應暫按骨折處理,待二周后,復查X片。由于骨折處骨質吸收,骨折線能明顯認出。

四、治療

(一)新鮮骨折 新鮮舟骨骨折,或者超過一個月以上骨折,治療原則是嚴格固定。一般采用短臂石膏管型。固定范圍從肘下至遠側掌橫紋,包括拇指近節指骨。固定中堅持手指功能鍛煉,防止關節強直。腰部骨折固定3~4月,有時半年甚至1年,每2~3月定期照片復查。結節部骨折固定3~4月。

(二)陳舊骨折 無癥狀或輕微疼痛者,暫不治療,適當減少腕關節活動,隨訪觀察癥狀明顯但無缺血性壞死的,可繼續石膏固定,往往需6~12月才能愈合。已發生骨不連接或缺血性壞死者,根據情況采用鉆孔植骨術橈骨莖突切除術或近端骨塊切除。  

舟骨骨折石膏固定

中醫正骨 2000年第2期卷 學術探討 (1999-03-27收稿,1999-05-18修回)

舟骨骨折石膏固定體位探討

作者:范廣峰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中醫院224002

腕骨諸骨中舟骨骨折最為常見,其中70%發生在舟骨腰部,舟骨結節及近端骨折各占10%~15%〔1〕。腕舟骨骨折很少移位,但由于其血液供應較差,在舟骨腰部尤其是近端的骨折容易發生遲緩愈合、不愈合或缺血性壞死。因此骨折后良好的外固定極為重要。作者在臨床中發現關于腕舟骨骨折后石膏外固定的位置各家要求不一。《中醫傷科學》五版教材中要求:“用短臂石膏管形固定腕關節于背伸25~30°、尺偏10°、拇指對掌前臂中立位”。《臨床骨科手冊》〔2〕中要求:“將腕關節置于輕度屈曲及尺偏位包短臂石膏管形,包括第1掌指關節”。《實用骨科學》〔1〕中認為:“保持腕部橈偏及掌屈,可以保持良好對位。無移位時用包括拇指近節的短臂石膏固定,有移位者復位后用包括拇指近節長臂石膏固定”。固定于何種位置更利于骨折的愈合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分析。

(1)腕舟骨局部解剖特點:舟骨屬于近排腕骨,細長,長軸斜向前外下方,腰部相當于兩排腕骨間平面,血液供應來自附著結節與腰部的韌帶動脈,近側無血管進入。當舟骨腰部骨折后,兩排腕骨間關節活動就改為通過骨折線,產生很大剪應力。

(2)腕舟骨骨折受傷機制:舟骨骨折多為跌倒手掌著地,腕關節強力背伸,暴力傳達,橈骨關節面背側緣擠切所致。根據手掌著地的位置不同而出現不同部位骨折,腰部最多見。

(3)骨折分類:根據骨折線部位將腕舟骨骨折分為腰部、近端和結節部骨折。根據骨折線走向分為橈斜型(近橈側斜向遠尺側)、尺斜型(近尺側斜向遠橈側)、橫向型(骨折線幾乎呈橫向)。前二種屬不穩定性骨折。

(4)固定要求:消除拇短展肌腕橫韌帶、橈腕側副韌帶的不利作用和盡量減低骨折端的剪切應力。

針對以上幾點,作者在臨床中對腕舟骨骨折采用石膏分型固定,取得滿意療效。舟骨結節骨折采用腕關節輕度掌屈、橈偏位短臂石膏管形固定包括拇指近節,固定10~12周。根據骨折線走向,將橫向型用短臂石膏管形固定腕關節于輕度掌屈中立位包括拇指近節10~12周;對橈斜型、尺斜型分別將腕關節置于輕度掌屈尺偏位、輕度掌屈橈偏位,前臂中立位長臂石膏管形固定包括拇指近節,6周后改為短臂石膏管形繼固定4~6周。有學者認為腕舟骨結節骨折傳統尺偏固定會使結節骨塊受腕橫韌帶、橈腕側副韌帶牽拉而分離,影響骨折愈合;橈斜型、尺斜型骨折通過尺偏和橈偏可使斜形骨折線接近水平,減少剪應力,有利于骨折端的穩定和加壓〔3〕。對超過16周未治療或保守治療無效者行手術治療。作者近3年來采用石膏分型固定治療新鮮腕舟骨骨折26例,跟蹤隨訪,除1例近端骨折發生延遲愈合外,無1例不愈合。

參考文獻

1,陸裕樸,胥少汀,葛寶豐,等。實用骨科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1:626~627

2,毛賓堯,林圣州。臨床骨科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236

3,尚天裕。中國接骨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91~192  

舟骨骨折臨床報道(論文)

中醫正骨 2000年第5期卷 臨床報道

Colle’s骨折伴腕舟骨骨折66例報告

韓魯寧 王之海 梁順興 張申慶 梁冬煒 梁振興 尹遜菊

韓魯寧(山東省寧陽縣中醫院);王之海(河北省萬全縣醫院);梁順興 張申慶 梁冬煒 梁振興 尹遜菊(山東省肥城市中醫醫院 271600)

關鍵詞:Colle’s骨折;并發癥;腕舟骨骨折;診斷與治療;病例報告

Colle’s骨折同時伴腕舟骨骨折的報道雖然不多,但此種損傷并非少見。自1983~1999年,作者通過對1015例Colle's骨折的嚴格檢查后發現有66例伴不同程度的腕舟骨骨折,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66例中男41例,女25例;年齡最小23歲,最大68歲,平均37.5歲;左側27例,右側38例,雙側1例。其中腕舟骨結節部骨折3例,腰部骨折60例,近端骨折3例。伴多腕骨骨折脫位者2例,伴尺骨莖突橈骨莖突骨折者23例。新鮮骨折57例,其中有移位者18例,無明顯移位者39例;陳舊性骨折9例,有移位者3例,無明顯移位者6例,骨壞死2例,早期1例,晚期1例。

1.2 診斷依據 所有的病例除具有Colle's骨折的特征外,均有鼻煙窩凹陷消失和壓痛,腕舟骨結節壓痛,第1、2掌骨縱軸叩擊痛及腕關節橈偏背伸活動受限和疼痛。腕關節正側斜位X線片除見有明顯的橈骨遠端骨折外,可見腕舟骨有橫穿對側骨皮質的骨折線。

1.3 治療方法 先整復Colle's骨折,一般腕舟骨骨折能隨之復位,但應注意防止無移位骨折發生移位。若復位不佳,可由助手控制已復位的橈骨遠端,術者一拇指按住鼻煙窩,另一手虎口卡住手背食指抵住尺骨小頭,拇指置舟骨結節處向尺側擠壓并微微活動一下腕關節,舟骨即可緊密吻合復位。敷貼接骨膏后按照Colle's骨折的固定方法掌側放1塊杉皮板,背側放瓦型紙殼超腕固定于掌屈30°略尺偏位。鼻煙窩不放壓墊。4周后更換簡易法維持2~3周以利患腕做輕微活動。固定解除后用中藥燙洗,進行以握拳活動為主的功能鍛煉。數月內仍應注意避免強力背伸和橈偏活動。按三期原則服用傷科藥。1個月內的陳舊性骨折可重新整復,1個月以上及骨壞死者僅以藥物治療不做特殊處理。

1.4 治療結果 57例鮮骨折復位優良者55例,間隙稍大者1例,遠端向尺側傾移者1例;9例陳舊性骨折5例位置較好,4例較差(其中3例未予整復),1例骨壞死中斷治療,1例早期壞死治療10個月痊愈。隨訪1~9年,平均2年5個月。隨訪結果陳舊性骨折4例中1例功能恢復較好,3例較差且遇冷、勞累時有酸痛;新鮮骨折32例功能全部恢復正常,均無畸形,無自覺癥狀,無1例發生骨壞死。

2 討論與體會

2.1 診斷問題 Colle's骨者伴腕舟骨骨折臨床并不少見,只是腕舟骨骨折常易被忽略〔1〕。作者對1015例Colle's骨折經精心檢查后發現有66例并發舟骨骨折,約占6%,應引起注意。提示臨床不要見Colle's骨折就急著治療而漏診腕舟骨骨折。由于兩者愈合速度不同,需要固定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如果舟骨骨折未被發現按Colle's骨折處理,過早解除固定就有可能使無移位的舟骨骨折發生移位,甚至形成不愈合及骨壞死。一旦發生骨壞死中藥雖能取效,但療程太長而使人難以堅持;假體置入目前尚不太過關,不可輕易采取;其它手術方法也很難保證腕關節功能徹底恢復。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勿忘檢查舟骨,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對兩者同時骨折的可能性缺乏認識是漏誤診的重要原因。兩者具有相同的致傷機制,同時骨折的可能性應該是能夠考慮到的,由于教科書和專著多系單獨敘述,對同時骨折的記載較少,有關的報導也少見,故而至今未能引起臨床上的注意。第一印象的誤導也是漏誤診的原因之一。Colle's骨折的臨床表現明顯大于并掩蓋了舟骨骨折的臨床表現,給人第一印象的腕部餐叉畸形,最先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并局限到Colle's骨折上,從而疏漏了對舟骨的檢查。另外X線片清晰度差或位置不標準都會給診斷帶來困難,2~3周間是最佳攝片檢查時間,其間由于骨折處骨質吸收,骨折線多能明顯認出〔2〕,疏忽了此時檢查常造成漏診。作者曾對1例可疑者在3周之內做過5次片,最終明確了診斷。此外,閱片欠認真細致也容易漏診。有時骨折線很難辨認,需要反復辨認或借助放大鏡對比觀察,必要時可行CT檢查。

2.2 固定體位 對于Colle's骨折的治療普遍的做法是掌屈尺偏位固定。絕大多數腕舟骨骨折是在與Colle's骨折相同的受傷機制下形成的,所以也應該固定在掌屈尺偏位。兩種骨折同時發生,固定在掌屈尺偏位是理所當然的。臨床實踐證明采取這種體位固定效果良好并無不妥。然而教科書和不少專著卻認為舟骨骨折應固定在腕背伸30°位〔3〕,作者認為這不符合一般骨折治療的機理。倘若如此,那么兩者同時骨折時就要一個背伸一個掌屈固定了,誠然這是行不通的。但是掌屈尺偏的度數如果過大時,容易導致成角畸形應予以注意。

2.3 固定時間 對于舟骨骨折的固定時間,教科書也好,專著也好,觀點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即強調長期固定,少則2個月,多則4個月甚至更長〔4〕。對此作者有不同認識。骨折治療應以現代醫學模式為出發點,不能把有生命的骨頭當作木頭來治療。對任何骨折來說無謂的長期固定,尤其是絕對固定都是有害無益的。腕舟骨是關節內骨更不例外。長期固定關節易造成粘連,加重缺血致骨質疏松,影響骨折愈合,甚至形成不愈合及骨壞死。臨床中不難見到這樣的事實,即一個位置良好的Colle's骨折經超長時間的固定后,其X線片會顯示出所有腕關節組成骨的骨質疏松,甚至出現低密度囊狀改變,骨間隙也變得模糊不清。如果復位不良,這種情況將會加重。若同時伴有舟骨骨折,舟骨的愈合將可想而知。因此,固定一旦達到目的即應及時減弱或解除,以利關節運動。唯有運動方能使筋血舒活,筋血舒活方能有利于骨的生長和健壯。Colle's骨折4周即有較好的連接,舟骨雖然愈合慢,但此時也已有纖維性連接,在此基礎上再進行2~3周的簡單固定就足夠了。這種簡單固定松范圍小,有利于做無損傷性的輕微活動,既保證了骨折的相對穩定性,又有利于血液循環。實踐證明其總體固定時間以不超過7~8周為宜。只是應提醒患者,在解除固定后的數月內仍不要做有損于舟骨的強力橈偏背伸活動。作者擺脫了舊框框的束縛,從骨的生理需要和臨床實踐出發,大膽地縮短了固定時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功能恢復的時間大大提前,同時避免了腕舟骨壞死的發生。

2.4 壓墊的應用 有人主張鼻煙窩處放置小壓墊〔5〕,許多人也就自覺不自覺地將其視為一種必然的治法而接受之。對此作者持有不同觀點,認為使用小壓墊弊大利小不用為好。首先因鼻煙窩處血管神經豐富,又有拇指肌腱通過,如果用手指按一下一個正常人的鼻煙窩時,就會立刻感到酸麻脹痛,此處若長期放置壓墊定會影響血液運行而不利于骨折愈合。此外,對小壓墊的作用應持懷疑態度。舟骨骨折主要是腕關節處于橈偏背伸位時,橈骨的背側緣或莖突切于舟骨造成的,掌屈尺偏位致傷因素解除,骨折已經復位,只要患腕不做橈偏背伸活動舟骨就能保持穩定,故無須使用小壓墊。

2.5 醫囑問題 術后應當把注意事項詳細地告訴患者,如功能鍛煉的時間和方式、應當避免和禁止的活動等等。這對于Colle's骨折伴舟骨骨折的預后至關重要。不同患者有著不同的性格和心理因素,無所顧及地莽動和過分嬌氣地拒動都有違醫理,預后難測。只有在完整醫囑指導下盡可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才能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許競斌。實用骨科學。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8:126

2,天津醫院。臨床骨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3:235

3,山東中醫學院骨科教研組,山東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骨科。臨床正骨學。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114

4,廣州中醫學院主編。中醫傷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104

5,毛賓堯,林圣洲。臨床骨科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236

關于“舟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麻豆嫩草影院AV | 永久免费国产成 | 婷婷丁香五月天永久在线 |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 | 精品免费久久久国产一区 | 日本精品久久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