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癉
A+醫學百科 >> 脾癉 |
脾癉,病名。是一種過食肥甘,以口中發甜為主癥的疾病,往往能發展為消渴病。《素問.奇病論》:“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其治療,《內經》提出“治之以蘭,除陳氣也。”《張氏醫通》提出用“蘭香飲子,若脈弦滑兼嘈雜,屬痰火,滾痰丸,此指實火而言,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亦甜而濁,俱屬中土濕熱,脾津上乘,久之必發癰疽,須斷厚味氣惱。服三黃湯加蘭葉、白芍、生地;燥渴甚者為腎虛,日服加減八味丸……”參見中消條。
出自A+醫學百科 “脾癉”條目 http://www.crossoverdream.com/w/%E8%84%BE%E7%98%85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脾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