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基底細胞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為最常見的眼瞼惡性腫瘤,腫瘤表皮基底層細胞分化而來,紫外線照射為其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目錄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腫瘤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確,可能與日光中的紫外線的照射有關。另外,基底細胞癌綜合征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其發生率不足1%,臨床表現眼瞼、面部和軀體多發性基底細胞癌、頜骨囊腫骨骼、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異常等。該病于1960年首先由Gorlin和Goltz報道,故又稱為Gorlin-Goltz綜合征。

(二)發病機制

腫瘤的發生源于機體正常細胞的惡性轉化,生物學行為改變,形成自主生長的新生物。與致瘤因素導致的細胞內遺傳物質的改變有關。腫瘤由表皮基底層細胞分化而來,紫外線可以引起細胞內基因組結構的改變。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癥狀

腫瘤多發生于下瞼,約占全部病例的2/3,內眥部和上瞼各占15%,外眥部最少,約為5%。

結節潰瘍基底細胞癌臨床最為多見,表現為高起,外觀呈堅硬的“珍珠樣”結節,表面毛細血管擴張。隨著結節逐漸長大,中央發生潰瘍,緩慢向周圍發展,周圍邊緣隆起增厚呈鑲邊狀,又稱頑固性潰瘍。

色素型基底細胞癌形態學上與結節潰瘍型相似,腫瘤呈結節或結節潰瘍,但有黑色素沉著,呈灰藍或灰黑色,可被誤診為惡性黑色素瘤。此二型基底細胞癌在發病年齡、性別、位置、病程和復發率方面無明顯差異。

硬斑或硬化型基底細胞癌呈灰白色硬性斑塊,邊界不清。由于呈扁平狀,臨床上不易被發現,一般不形成潰瘍。然而該型病變具有侵襲性,可以侵及深層的真皮眶骨膜,也可侵入眼眶鼻旁竇。結節潰瘍型、色素型和硬化型易發生于面部。表淺型可發生于眼瞼,但更多見于軀干,病變常為多發性,外觀呈紅斑鱗屑樣斑塊,周界可呈細珍珠樣,可向周圍擴散,邊界尚清。可伴有淺表潰瘍和結痂

根據臨床表現,如結節潰瘍型具有邊緣隆起和中央潰瘍的特性,色素型可見色素沉著。但明確診斷還需活檢經病理組織學確診。影像學檢查有助于確定病變范圍。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診斷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檢查化驗

組織病理學改變:組織學上可分為:①結節潰瘍型;②色素性;③硬斑或硬化型;④表淺型;⑤纖維上皮瘤;⑥基底細胞癌綜合征;⑦線狀基底細胞痣;⑧普通濾泡性基底細胞痣。絕大多數病變屬于前4型,后2型非常少見?;准毎┢鹪从?a href="/w/%E8%A1%A8%E7%9A%AE" title="表皮">表皮基底層的原始多能上皮生發細胞,癌細胞類似基底細胞,呈卵圓形或梭形,核深染,胞質少。

1.實體性基底細胞癌:這型較多見,真皮內有多個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癌細胞團,癌團周邊的細胞呈柵欄狀,癌團與周圍的纖維間質常出現空白,此為基底細胞癌的特點,可資與鱗狀細胞癌等區別。

2.色素性基底細胞癌:在基底細胞癌中有大量黑色素,黑色素位于癌細胞之間,黑色素細胞內和間質中吞噬黑色素的細胞內。有作者分析100例眼瞼基底細胞癌,發現色素性基底細胞癌與無色素性者在年齡、性別、部位等無明顯差別。

3.淺表性基底細胞癌:腫瘤為多灶性,與表皮相連,伸入真皮淺層,無明顯間質。

4.硬斑型或硬化型基底細胞癌:癌細胞常見為單層或雙層排列,呈條索狀,廣泛分布于大量纖維組織的間質中,癌細胞可侵犯眼瞼肌肉或脂肪。

5.纖維上皮瘤性基底細胞癌:癌細胞形成的條索互相吻合呈花邊狀。

6.角化性基底細胞癌:在未分化的癌細胞中可見角化不全細胞和角囊腫,角化不全的細胞核呈梭形,胞質弱嗜酸性,角囊腫由完全角化細胞組成。

7.囊性基底細胞癌:癌細胞中央出現囊腔。

8.腺樣基底細胞癌:癌細胞構成管樣或腺樣結構。

基底鱗狀細胞癌是基底細胞癌的變異,在基底細胞癌中有鱗狀細胞癌巢或角化珠等鱗狀細胞癌的成分。病變侵襲性比基底細胞癌大,可發生轉移。預后介于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之間。

基底細胞癌和毛發上皮瘤在組織學上相似,也有人報告兩者同時存在于1例患者。毛發上皮瘤起源于毛發的生發細胞,為常染色體顯性錯構瘤,通常在幼兒期出現,為多發性、散在圓形、粉紅色小結節,大小通常為2~8mm,分布于面、頭皮、頸和軀干上部,病變表面發生潰瘍不常見,腫瘤包埋于顯著致密的纖維間質中,很少有炎性浸潤

1.超聲檢查 于病變表面直接探查,可見形狀不規則的占位病變,邊界不清,內回聲中等,分布不均,CDI可見腫瘤內部血流豐富。

2.CT檢查 眼瞼不規則增厚,邊界不清,均質。此外CT可以顯示腫瘤眶內入侵的深度和骨骼破壞,還可以顯示肺部、肝等轉移的情況。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鑒別診斷

基底細胞癌需與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瞼板腺癌、乳頭狀汗腺腺瘤眼瞼良、惡性腫瘤相鑒別。鑒別的主要手段依賴病理學檢查。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并發癥

眼瞼基底細胞癌可沿結膜侵犯淚道,并向眼眶鼻腔發展,引起不同臨床表現并發癥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無有效預防手段。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1.手術切除 是治療眼瞼基底細胞癌的主要方法,手術切除范圍應足夠大,去除所有腫瘤組織,同時盡可能保留正常眼瞼組織。由于癌細胞向周圍浸潤超出臨床上所顯示的正常邊緣,最好采用Mohs顯微手術技術或術中冷凍切片監測切除標本的邊緣,以確定腫瘤完全切除,防止復發。

2.放射治療 大多數基底細胞癌對放射治療有效,尤其是復發病例或病變位于內眥部者可選擇應用,放射量為40~70Gy,有報道眼瞼基底細胞癌侵犯眼眶者,應用敷貼器進行內放射治療,取得較好療效。但無論哪種放射治療,都應掌握放射劑量,以避免放療并發癥。臨床常見的眼部并發癥包括放射性角膜炎白內障、睫毛禿、皮膚色素脫失、放射性視神經病變等。硬化型基底細胞癌對放射治療不敏感。

3.冷凍療法 適應證為:①有凝血功能障礙或全身病而不能手術者;②患者不同意手術;③樣基底細胞癌綜合征;④著色性干皮癥;⑤腫瘤位于內眥部,手術后易引起功能障礙畸形者;⑥硬化型或復發性腫瘤。冷凍治療的優點為冷凍對病變組織和周圍正常組織有一定區別,因此冷凍后腫瘤消失,但眼瞼不變形或很輕微畸形;由于冷凍阻塞瘤體周圍的血管,可防止癌細胞擴散和轉移。其缺點為治療區皮膚有色素過度沉著和色素脫失現象,留有持久的白斑。

4.光化學療法 是利用光敏劑血卟啉衍生物對瘤細胞有特殊親和力,在激光照射下,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發生氧化作用,破壞癌細胞膜,使癌細胞壞死。同時血管基質也受到破壞,使腫瘤發生變性壞死。主要并發癥為過敏反應,日光照射后出現全身腫脹,或皮膚發生水皰

另外,有報道一些新方法輔助治療基底細胞癌,如應用干擾素-2b或δ-氨基乙酰丙酸,但療效不確定。

眼瞼基底細胞癌侵犯眼內者少見,但可向眶內蔓延。如發生眼眶蔓延,應行眶內容切除術。

(二)預后

病變范圍大者可作植皮術,術后加用放射治療,一般預后較好。切除不徹底的病例,特別是內眥部病變,術后可多次復發,最后可破壞眼球,侵入球內是很罕見的,可侵入眶內、篩竇、甚至擴延入顱內,此種病例,需眼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共同手術。基底細胞癌極少發生遠處轉移,轉移發生率為0.028%~0.55%,轉移的常見部位為肺、骨、淋巴結、肝、脾和腎上腺,轉移后平均存活時間為1.6年。

參看

關于“眼瞼基底細胞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另类综合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 色综合天天狠天天透天天伊人 | 亚洲五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