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產后出血
A+醫學百科 >> 晚期產后出血 |
發生在產后24小時以后至產褥期內。病人表現為血性惡露淋漓不凈或突然出現大量陰道出血。部分胎盤胎膜殘留,表現為紅色惡露持續時間長,反復出血,或突然大出血,多發生在產生10天左右;如形成胎盤息肉,出血為間歇性或持續性,多發生在產后數周或數月;子宮復舊不全,表現為紅色惡露持續時間長,甚至可出現較大量出血,產婦腰酸痛,下腹墜感;胎盤附著面復舊不合,可突然發生大量出血,多發生在產后2周左右;剖腹產術后子宮壁切口裂開,表現為嚴重出血,甚至引起休克,多發生在術后2~3周;絨毛膜癌可在產后1個月發生大出血。可伴有感染癥狀,惡露多,有臭味,有時全身不適或低熱。失血過多可引起貧血或失血性休克。發現子宮復舊不良,子宮大而軟,產后如有少量出血或中等量出血,持續不凈者應去醫院婦產科檢查,可作血常規及尿妊娠試驗,必要時可作診斷性刮宮,明確診斷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出自A+醫學百科 “晚期產后出血”條目 http://www.crossoverdream.com/w/%E6%99%9A%E6%9C%9F%E4%BA%A7%E5%90%8E%E5%87%BA%E8%A1%80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晚期產后出血”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