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咳嗽
A+醫學百科 >> 感冒后咳嗽 |
當感冒本身急性期癥狀消失后,咳嗽仍然遷延不愈,臨床上稱之為感冒后咳嗽。除了呼吸道病毒外,其他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導致此類咳嗽,有文獻統稱為感染后咳嗽。按照過去的定義感冒后咳嗽歸屬于慢性咳嗽,現在則屬于亞急性咳嗽的范疇。
目錄 |
病因及機制
目前認為感冒后咳嗽的機制可能與病毒感染后導致氣道粘膜損傷脫落,粘膜下神經末梢暴露,咳嗽敏感性增高有關。研究發現感冒后咳嗽的氣道炎癥主要為神經源性氣道炎癥,抗菌藥物治療無效。所以應該慎重運用抗生素。
臨床表現
患者多為刺激性干咳或少量白色粘液痰,可持續3-8周,甚至更長時間。X線胸片檢查無異常。感冒后咳嗽常為自限性,也就是過一段時間后會自己痊愈。但臨床上也有些患者遷延不愈,表現為頑固咳嗽。
診斷及鑒別診斷
咳嗽的病因診斷較為困難,主要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把其他咳嗽病因排除,診斷才能明確。需要與常見的慢性咳嗽病因鑒別,比如咳嗽變異型哮喘、鼻后滴流綜合癥、胃食管反流病、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等。
治療
主要是對癥治療。對一些慢性遷延不愈的咳嗽可應用中樞鎮咳藥、抗組胺H1受體拮抗劑等。對少數頑固性重癥感冒后咳嗽患者,在一般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短期使用吸入激素或口服糖皮質激素。有人認為,感冒后咳嗽的治療可以參照哮喘的治療,雖然二者不同疾病,但可以把感冒后咳嗽當做一次小小的哮喘發作,或者是咳嗽變異性哮喘(注意,本質不同,只是當它們一樣而已),所以用來治療哮喘的藥物都可以拿來治療感冒后咳嗽,比如吸入激素、吸入β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藥物、氨茶堿等。每種藥物據報道都有效果,難以評價每種的優劣,患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中醫主要能辨證得當,治療效果也不錯。治療過程中,中西醫皆有效果,但不能確定哪種治療更為有效,所以應該中西醫結合治療。但中藥服用不大方便,也就限制了其應用。
參看
參考文獻
- 《呼吸內科學》鐘南山主編
- 中西醫治療感冒后咳嗽的現狀.《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ISTIC -2011年10期楊玉華朱佳
出自A+醫學百科 “感冒后咳嗽”條目 http://www.crossoverdream.com/w/%E6%84%9F%E5%86%92%E5%90%8E%E5%92%B3%E5%97%BD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感冒后咳嗽”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