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顱腦創傷的并發癥及后遺癥
醫學電子書 >> 《急診醫學》 >> 創傷與外科急診 >> 顱腦創傷 >> 顱腦創傷的并發癥及后遺癥 |
急診醫學 |
|
一、并發癥
急性顱腦創傷,可伴有各種并發癥,或與外傷同時出現,或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逐漸出現。早期出現者多為合并損傷,如頸椎、頸髓損傷,四肢骨折,胸、腹部臟器損傷?;蛞蚣毙?a href="/w/%E5%A4%A7%E8%84%91" title="大腦">大腦功能障礙而招致某些臟器的繼發性損傷,如糖尿病、尿崩癥、胃腸出血等。這些并發癥隨腦損傷癥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癥狀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者,頸后尚好,如持續時間較長,則預后不良。
晚期出現的并發癥,多與護理有關,如吸入性肺炎、尿路感染、心肺功能障礙、顱骨感染或腦內感染等。如在治療和護理上都能全面周密地考慮,精心細致地操作,這結并發癥是可以減少或預防的。
二、后遺癥
對顱腦創傷后遺癥的概念,今天尚無統一認識,有人認為外傷后經過一段時間(約3周)的治療,仍殘留的神經癥狀,或又出現新的癥狀,均可稱作顱腦創傷的后遺癥。有人用臨床癥狀的消失情況作標準,認為外傷后經過治療,所有客觀的臨床表現已經消失,但主觀上,仍認為有些不適,或顱腦創傷的急性期已經治愈,但仍殘留客觀的神經體征,如偏癱、失語、智能低下等,則稱作后遺癥。后者的觀點近于符合實際。
(一)伴有意識障礙的顱腦創傷
急性期治愈后,常發生健忘癥、性格、精神狀態、行動、智力等改變。其輕微者表現為頭痛、頭暈、惡心、平衡失調、失眠及精神不安等。這些癥狀如不能在傷后較快地得到治愈,則可使病人較長時期地陷入愁苦狀態,即所謂腦外傷后遺癥,也有人稱作腦外傷綜合征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在適當地對癥治療之后得恢復和好轉。如伴有外傷后腦膜粘連、腦萎縮、腦積水等,則上述癥狀將持續時間較久不易治愈。
(二)常見的大腦半球損傷出現肢體癱瘓、失語、顱神經障礙等。如經過系統艱苦的康復治療和功能訓練,有時也得到程度不等的功能恢復和一定的后遺癥。
(三)植物狀態后遺癥中最為困難者是病人陷入植物狀態。除保有最低生命功能外,無任何自發活動,一切都處于被動狀態,有睡眠和覺醒的差異,對疼痛刺激有一定反應,瞳孔對光反應存在,心、肺、腎、胃腸等功能正常,多呈現去大腦強直狀態。這類病人多是廣泛的大腦或腦干損傷所致。如護理得當尚可維持生命多年,最后多由于反覆尿路或肺部感染而死亡。
(四)癲癇 顱腦外傷后3-6個月,有時出現癲癇后遺癥,其頻率隨腦損傷的情況而異,重癥閉合性損傷可有3%-5%,開放性損傷,包括硬腦膜損傷,則可達到15%-20%,顱腦貫通傷和有感染的損傷可高達45%的發生率。其主要原因為腦組織外傷后部分形成疤痕化,或形成囊泡,使腦局部血運障礙或腦局部代謝、生化學的異常變化。臨床上多表現為局灶性發作波及全身性發作。小發作及精神運動性發作較少。一般鎮靜劑、鎮痙劑如苯妥英鈉、魯米那、痛可寧等藥物多可以控制。但應詳細了解病人在傷前是否有癲癇史,這對療效有一定關系。
![]() ![]() |
關于“急診醫學/顱腦創傷的并發癥及后遺癥”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