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枇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巖枇杷
Yán Pí Pá
別名 巖萵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紅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草
功效作用 止咳;固脫;解毒。主咳嗽子宮脫垂癰瘡紅腫
英文名  
始載于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拼音名】 Yán Pí Pá

【別名】 巖萵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紅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銹毛旋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ea rufercens Franch.[Paratboea rufescens(Franch.)Buntt]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銹毛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莖極短,長2-10cm。密被銹色氈毛。根狀莖粗壯,木質化,長4.5-12cm。葉對生,密集于莖近頂端;葉柄長1.5-7cm;葉片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3-12cm,寬2-5.5cm,先端鈍,基部圓形,邊緣密生小鈍齒,兩面均被柔毛和氈毛,側脈5-6對,上面不明顯。聚傘花序傘狀,成對腋生,通常具 5-10花;花序梗長4-8.5cm,被銹色氈毛,果期逐漸脫落近至無毛;苞片2,卵形,被短氈毛;花梗細,長約6mm;花萼5深裂,裂片線形;花冠狹鐘狀,淡紫色,稀為紫紅色,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裂片近相等;雄蕊2,花絲上部膨大似囊狀,具短柔毛,花藥先端連著;子房狹長圓形,柱頭頭狀。蒴果線形,長3.5-4.5cm,螺旋狀卷曲。花期6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600-1600m石山巖石隙間。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貴州及云南。

【性味】 味甘;微澀;性平

【功效與作用】 止咳;固脫;解毒。主咳嗽子宮脫垂癰瘡紅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服。外用:鮮草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關于“巖枇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国产高清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日本二三请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