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樞關節不穩定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頸部發育異常者,外傷后較正常人更易發生寰樞關節急性脫位。多數病例是在少年以后逐漸發生寰樞關節不穩定

目錄

寰樞關節不穩定的原因

一、

外傷脫位

1、合并齒狀突骨折: 即寰椎連帶著齒狀突骨折一并移位。從樞椎椎體后上角或骨折線后緣測量到寰椎后弓的前緣,此距離為脊髓可占據的有效空間,可據此估計緩沖間隙的狹窄及脊髓受壓的情況。

2、單純的寰椎前脫位:不伴有齒狀突骨折的寰樞關節脫位,必有寰樞之間韌帶的廣泛損傷。由于齒狀突的存在,脊髓被夾在齒狀突和寰椎后弓之間,更易受傷。

二、

先天性畸形脫位

頸部發育異常者,外傷后較正常人更易發生寰樞關節急性脫位。多數病例是在少年以后逐漸發生寰樞關節不穩定。常見的兩種:

(1)分節障礙,表現為枕骨寰椎融合成頸2~3椎體融合;

(2)齒狀突發育不全。

三、自發性脫位

成人病例多繼發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兒童則多繼發于頸部深在感染

寰樞椎旋轉固定的實質是陳舊性脫位。 Fielding(1977年)把自發出現或輕度外傷后出現的寰樞椎旋轉性半脫位狀態稱為寰樞椎旋轉固定。在以后(1983年)他又稱之為旋轉性移位。

四、病理性脫位

也為緩慢發生的脫位,與自發性發生脫位的區別在于確有寰椎和/或樞椎的骨質破壞性病變。在我國以寰樞椎結核為多見,也偶見于寰樞椎腫瘤骨髓炎

寰樞關節不穩定的診斷

明確的外傷史可以同炎癥所致半脫位相鑒別。

除外上頸椎的其他部位損傷,必須借助X線攝片。X線張口位攝片主要特征表現是樞椎齒狀突與寰椎兩枚側塊間距不對稱,但張口拍片時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置偏斜,引起兩者間隙異常,或不能滿意顯示該區解剖結構。必要時多拍幾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當造成誤診。側位X線片能清醒顯示齒狀突和寰樞椎弓之間的距離變化。正常情況下在3mm以內。必要時CT掃描,與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頸椎畸形鑒別。應注意嚴重的陳舊性半脫位。表現為斜頸及運動受限,頸部活動時疼痛,可導致面部發育不對稱。斜頸的出現可引起對側胸鎖乳突肌痙攣

其次,橫韌帶是軟組織:在普遍X線不能顯影,其損傷情況應以間接影像加以判斷。寰椎前弓結節后緣中點至齒狀突距離(ADI)比較有用。

(1)寰齒間距增大:側位片可見寰椎前弓后緣與齒狀突相對應點的距離,正常成人和兒童分別為3mm和4mm;如成人寰齒距為3mm~5mm之間,常提示有橫韌帶撕裂。如寰齒距為5mm~10mm則提示橫韌帶有斷裂并部分輔助韌帶撕裂;如10mm~12mm則證明全部韌帶斷裂;

(2)枕頸伸屈功力性側位片:顯示屈位時寰椎前弓和齒狀突呈“V”型間隙,提示橫韌帶下纖維以外的部分撕裂,使寰樞椎借助未斷纖維束起支點作用。而顯示寰齒間隙上部分分離呈V型;

(3)枕頸伸屈動力性側位片,顯示寰椎前后不穩征象,確診為韌帶損傷。

寰樞關節不穩定的鑒別診斷

明確的外傷史可以同炎癥所致半脫位相鑒別。除外上頸椎的其他部位損傷,必須借助X線攝片。X線張口位攝片主要特征表現是樞椎齒狀突與寰椎兩枚側塊間距不對稱,但張口拍片時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置偏斜,引起兩者間隙異常,或不能滿意顯示該區解剖結構。必要時多拍幾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當造成誤診。

頸椎病: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體征綜合征

頸部扭傷,一般叫“落枕”。由于風寒侵襲項背,血凝氣滯經絡不舒;或睡覺時頸部位置不當;或頭部猛力扭轉等原因引起的頸部一側疼痛的,叫頸扭傷

明確的外傷史可以同炎癥所致半脫位相鑒別。

除外上頸椎的其他部位損傷,必須借助X線攝片。X線張口位攝片主要特征表現是樞椎齒狀突與寰椎兩枚側塊間距不對稱,但張口拍片時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置偏斜,引起兩者間隙異常,或不能滿意顯示該區解剖結構。必要時多拍幾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當造成誤診。側位X線片能清醒顯示齒狀突和寰樞椎弓之間的距離變化。正常情況下在3mm以內。必要時CT掃描,與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頸椎畸形鑒別。應注意嚴重的陳舊性半脫位。表現為斜頸及運動受限,頸部活動時疼痛,可導致面部發育不對稱。斜頸的出現可引起對側胸鎖乳突肌痙攣

其次,橫韌帶是軟組織:在普遍X線不能顯影,其損傷情況應以間接影像加以判斷。寰椎前弓結節后緣中點至齒狀突距離(ADI)比較有用。

(1)寰齒間距增大:側位片可見寰椎前弓后緣與齒狀突相對應點的距離,正常成人和兒童分別為3mm和4mm;如成人寰齒距為3mm~5mm之間,常提示有橫韌帶撕裂。如寰齒距為5mm~10mm則提示橫韌帶有斷裂并部分輔助韌帶撕裂;如10mm~12mm則證明全部韌帶斷裂;

(2)枕頸伸屈功力性側位片:顯示屈位時寰椎前弓和齒狀突呈“V”型間隙,提示橫韌帶下纖維以外的部分撕裂,使寰樞椎借助未斷纖維束起支點作用。而顯示寰齒間隙上部分分離呈V型;

(3)枕頸伸屈動力性側位片,顯示寰椎前后不穩征象,確診為韌帶損傷。

寰樞關節不穩定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對于癥狀明顯,診斷明確的寰樞關節半脫位頸椎牽引,配合局部理療,效果好。對于合并咽后壁感染的病例,可以全身應用抗生素;對12歲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顱骨牽引,大多數病例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對于病程長,癥狀重而牽引治療無效的,可考慮手術治療。

近10年來,寰樞關節脫位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進步非常快,例如:前路經口腔寰樞椎的鋼板固定,后方的椎弓根螺釘復位固定,后路寰樞椎融合等。隨著外科報道的增多。手術顯露出來的問題也在增多。譚明生認為:寰樞椎是頭頸旋轉活動的主要關節,不可輕易融合。作者的體會是,對于牽引或者保守治療無效的,有頸髓神經功能障礙,或雖無脊髓神經功能障礙,但有持續的嚴重的頸部疼痛交感神經癥狀(如頭暈、視物不清、睜眼無力、胸前憋悶而心電圖正常的)者可以考慮選擇手術治療。寰樞關節手術風險較大,單純的減壓和復位不能糾正寰樞關節不穩。內固定雖然可以穩定寰樞關節,但是要喪失部分轉頸功能。作者常用的手術方式是經后路寰樞關節固定植骨融合術。本術式的優點是操作簡單,顯露范圍大,損傷小,治療效果肯定,缺點是寰樞關節部分功能喪失,導致小兒術后轉頸活動明顯受限。所以,如何選擇一個理想的治療方式,依然是頸椎外科醫生的難題。

參看

關于“寰樞關節不穩定”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制服亚洲另类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网 | 亚洲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五月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