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學/妊娠合并貧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婦產科學》 >> 常見妊娠合并癥 >> 妊娠合并貧血
婦產科學

婦產科學目錄

妊娠期由于血漿增加較紅細胞增加相對為多,致血液稀釋血紅蛋白值及紅細胞數相對下降,出現所謂的“生理貧血”。當血紅蛋白低于10g%,紅細胞數低于350萬/mm3時,或細胞壓積在30%以下時,則視為病理性貧血,應予治療。

一、病因與臨床表現

常見的妊娠貧血可分為缺鐵性及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二類。

(一)病因

缺鐵性貧血較多見,發生的原因為:對鐵的需要量增加,但早孕常因胃腸功能失調,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而影響鐵的攝入。孕婦胃酸常過低,有礙鐵的吸收。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較少見,與孕期營養缺乏,尤其是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有關。

(二)臨床表現

輕度貧血多無明顯癥狀,重者可表現為面黃、水腫頭暈、心慌、氣短及食欲不振等,甚至可發生貧血性心臟病心衰。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出現在妊娠后期或產褥期。除上述癥狀外,尚可有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癥狀。

檢查可發現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均低于正常值。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容積多低于30%,血色指數、平均血紅蛋白量及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等也均明顯降低,紅細胞小而扁、形態不正常、大小不均勻,骨髓涂片可見幼稚紅細胞增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血色指數及平均血紅蛋白量均較高,紅細胞直徑增大呈橢圓形,骨髓涂片可見巨幼紅細胞增生。

輕度貧血對妊娠可無明顯影響。嚴重者可引起早產或死產分娩時易出現宮縮乏力,產后易發生乏力性子宮出血,有時較少量的出血即可引起休克或死亡,產后易感染。新生兒的血紅蛋白多屬正常,但因鐵的儲備不足,日后易發生貧血。

二、預防和治療

首先應加強預防措施。孕婦應適當注意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及新鮮蔬菜的補充。已貧血者更應注意,應同時服用鐵制劑。胃酸缺乏時可給稀鹽酸0.5~2ml及維生素C100mg,3/日,有助于鐵的吸收和利用。

一般血紅蛋白在6g%以上者,都采用口服鐵劑療法,選用副作用小、利用率高的鐵制劑,如硫酸亞鐵琥珀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硫酸甘油葡萄酸亞鐵等。另有一種復合鐵制劑,含有少量銅、鈷、錳、維生素,則更有利于血紅蛋白的合成及促進紅細胞的成熟。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可用葉酸及維生素B12等,同時給鐵劑。

血紅蛋白<5g%或紅細胞<150萬時,應輸血,以少量多次為宜。

32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異常分娩 32
關于“婦產科學/妊娠合并貧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综合久久 | 日本久久在精品线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日本免费不卡高清网站视频 | 香港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