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咽腫瘤切除術
A+醫學百科 >> 喉咽腫瘤切除術 |
喉咽部因地位隱蔽,一般直視檢查不能看清,更由于所占的空間較大,雖然為水谷要道,不是較大的癌腫,癥狀甚輕,不易早期發覺。而臨床確診的病例,常因范圍較廣,對放射治療多不甚敏感,使手術治療存在不少困難。術中既要考慮較為徹底地切除癌腫,又要設計喉咽大部切除后缺損的修復。并且喉咽癌常有頸部淋巴結轉移,增加了修復的困難。
目錄 |
適應癥
1.喉咽側后壁癌腫 常與喉體無直接聯系,可作喉咽部分切除,舌形皮瓣修復術()。
2.梨狀窩、環后及食管入口處癌腫 用喉咽截除術和喉咽成形術()。
3.喉外型涉及喉咽腔的喉癌 用全喉截除術,方法同前()。
手術器械
頸部手術常規器械。
術前準備
1.術前應仔細檢查癌腫在喉咽部的準確地位,以便于相應的部位采取大小合適、高低相等的皮瓣,作修補用。
2.病人如有呼吸困難,術時難能進行氣管內麻醉,術前宜作一甲狀腺峽部下橫行氣管切開切口,以免損傷術時擬采取皮瓣的血液供應。如果作直行的氣管切開切口,會影響皮瓣的血液供應,使修復手術難以進行。
一般采用氣管內插管全麻。
手術方法
主要有喉咽部分切除-舌形皮瓣修復術和喉、喉咽切除-喉咽成形術,其方法如下。
(一)喉咽部分切除-舌形皮瓣修復術
分兩期進行。
第一期:
1.切取舌形皮瓣 在腫瘤側頸部,自胸鎖乳突肌前緣向下作一切口。達到相當于癌腫的上緣時,切口折而向前,取一舌形皮瓣然后再轉回來,到胸鎖乳突肌前緣后折而向下。此皮瓣不宜過寬,以4~4.5cm最為合適。如果過寬,則縫合頸部傷口時可能會發生困難()。將此皮瓣和皮下組織分離止血后,用鹽水紗布保護。此舌形全層皮瓣的優點是喉咽部吞咽通暢,與斷層皮片修補法相比,較為優越。
2.暴露同側甲狀軟骨翼板 從舌骨甲狀肌向下分入,暴露甲狀軟骨翼板。為了暴露方便起見,如有需要,也可將甲狀舌骨肌切斷()。
3.切去甲狀軟骨翼板之后半部 在翼板之中央或偏外1/3處,切開軟骨膜,切斷及取出軟骨()。
4.進入喉咽腔 切開翼板內壁軟骨膜,由此處進入喉咽腔,并逐漸將傷口向上下擴大。在進入喉咽腔前,應該隔著喉咽粘膜仔細檢查,避免從癌腫中切入喉咽腔()。
5.確定癌腫范圍,并加切除 從切口仔細檢查癌腫范圍,將其切除。如浸潤較深,必須將咽縮肌一并切除。切除時應保留有正常粘膜的安全邊緣()。
7.縫合切口 頸前部的傷口,雖然存在皮膚缺損,只要經過皮瓣游離就可以將它縫合。頸側部的切口亦應盡量將其縫合,只有皮瓣蒂部之切口,可于第二期手術時縫合()。
8.填壓皮瓣 從切口中填入碘仿紗條,將皮瓣壓緊,插入鼻飼管,頸部加壓包扎。
第二期:第一期手術后2~3周作第二期手術。將未關閉傷口處前緣和皮瓣蒂部的皮膚和其下方粘膜分別切開,將粘膜和皮膚分層縫合關閉傷口。
(二)喉、喉咽切除-喉咽成形術
適應于范圍廣泛之喉咽癌,有時亦可包括食管口之癌腫。分兩期進行,方法如下。
第一期:
1.切口 頸前部作橫的長方形切口。切口朝向健側,上緣在舌骨處,下緣在環狀軟骨下。
2.暴露喉體 以與全喉截除術相同的方法暴露喉體,在環狀軟骨下緣切斷氣管。
3.進入喉咽上部 從舌骨下進入喉咽腔,進入喉咽后將會厭拉出,即能清楚地見到癌腫。
4.分離、切除喉及喉咽部 從上向下將喉及喉咽部癌腫分離,于食管入口以上水平,切斷。如健側咽部粘膜尚好,則可保留部分,但應留有安全邊緣。
5.切斷食管如癌腫已侵入食管口,則可將食管上端一并切除。
6.翻入皮瓣 將皮瓣翻入已切除后的喉咽,進行修補,傷口用鉻制羊腸線或細絲線細致縫合。
7.頸側植皮 健側頸部所缺損皮膚,用斷層皮片加以修補。
8.填壓傷口 頸中前部留下一個垂直之裂隙,用碘仿紗條經此填入喉咽腔,將皮瓣壓緊。填塞前,應放入鼻飼管以便術后進食,加壓包扎頸部,以免滲血。
第二期:在2~3周后可進行第二期關閉瘺管手術。將瘺管處皮瓣蒂部切斷,將喉咽腔粘膜及頸部皮膚分內外兩層縫合,關閉瘺口。
注意事項
1.氣管切開術,必須用橫切口,不然會損壞皮瓣血液供應,使手術難以完成。
2.術前對癌腫部位的高低,必須作出正確的估計,如皮瓣取得過高或過低,會影響喉咽修補。
3.喉及喉咽切除后,止血應該徹底,以免影響皮瓣生長。
4.瘺口修補及皮瓣蒂部切斷等工作,必須放在手術后2周進行,不然可能會影響皮瓣之存活。
術后處理
2.移植于頸外部的皮片,如發現有皮下積血現象,應該立即將它排除,不然會造成局部皮膚島狀壞死。
3.頸部瘺管如經過修補后仍有殘留,可進行再次修補。
4.術后應特別注意飲食、營養,使病人早日恢復健康。
5.拆線不宜太早,以免傷口裂開。
|
|
關于“喉咽腫瘤切除術”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