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上神經損傷
A+醫學百科 >> 喉上神經損傷 |
由于解剖關系,頸部神經損傷常和血管傷同時發生。損傷位置愈高,多個神經損傷亦愈多;頸中、下段損傷,以單一神經損傷較多。在面頸部合并傷中,神經損傷占10%~15%。而其中又以臂叢、脊髓、喉返神經及迷走神經等損傷較常見。
喉上神經來自迷走神經的結狀神經節,其位置靠近頸靜脈孔,在舌骨平面上分為內支及外支。外支在下行途中常與甲狀腺上動脈緊密伴行,一般位于甲狀腺上動脈的前面。根據Moosman 200例的尸體解剖,外支有21%行走方向不定,15%位于甲狀腺鞘內,6%位于甲狀腺上動脈分支之間。據孟昭輝等(1976)對喉神經解剖的觀察,喉上神經與甲狀腺上動脈均緊密伴行,其中神經行走在甲狀腺上動脈之后內者占89.3%,在動脈之前者占6.7%,在動脈分支之間者占4%。
目錄 |
喉上神經損傷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2.繼發于甲狀腺手術,甲狀腺上動脈與神經緊密伴行,因此結扎甲狀腺上動脈時,可誤將神經一并結扎。
3.上喉切除,易損傷喉上神經。
喉上神經損傷的癥狀
1.單側喉上神經損傷 喉上神經由迷走神經分出后,在頸部行程較短,損傷較喉返神經少,且一般多為單側,易傷及其外支。
(1)癥狀:講話的頻率范圍縮小,不能發高音。
(2)體檢:患側聲帶邊緣不整齊,呈弓形。由于發聲時健側環甲肌收縮將甲狀軟骨向健側扭轉,環狀軟骨的健側一半向上提起所致。
Guttman試驗:正常人從前面加壓于甲狀軟骨時,聲音變低;如果從側面加壓,則聲音變高,環甲肌癱瘓時,對側有上述體征。
2.雙側喉上神經損傷
(1)癥狀:不能發高音,聲音單調。
(2)體檢:聲帶由于甲杓肌的作用出現皺紋。手指置于環甲膜上觸診,發聲時患側環甲肌失去收縮或牽引感。
喉上神經損傷的診斷
喉上神經損傷的檢查化驗
喉鏡檢查,單側損傷可見聲門呈斜形,患側聲帶低于健側;雙側損傷聲帶縱形拉力消失,出現皺紋。
喉上神經損傷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可進行發聲訓練。如果癥狀嚴重,可采用手術方法使環甲間隙縮小。
參看
|
關于“喉上神經損傷”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