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康復/子宮肌瘤
醫學電子書 >>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 >> 婦產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腫瘤,良性,多發生于中年婦女。本病與雌激素長期或大量刺激有關。肌瘤可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向子宮外突出)與粘膜下肌瘤(向宮腔內突出,常有蒂)。肌瘤可以是單個,也可多發性(有多個)。肌瘤可以發生變性(透明變性、囊性變、紅色變性及少見的肉瘤變性等)。
子宮肌瘤的治療應根據年齡、生育要求、癥狀、肌瘤大小及有否變性等情況全面考慮。
1.肌瘤小、無明顯癥狀者不需治療,僅需定期觀察隨訪。
近絕經期、子宮小于孕3月大小、月經基本正常者亦不必治療,但需每3月隨訪一次。
2.月經量多、子宮小于孕3月大小者,藥物治療。以雄激素為主,常用甲基睪丸素5毫克,每天舌下含1片,或丙酸睪丸酮針25毫克,每周肌肉注射2次(但每月總量不宜超過300毫克以免引起男性化)。
3.手術:
(1)希望生育的不孕病人可作肌瘤摘除或剜除術;
(2)子宮體積超過孕12周大小或較大而出現尿頻等壓迫癥狀時;
(4)肌瘤有變性證據或有蒂扭轉等并發癥時;
(5)粘膜下肌瘤脫垂于陰道;
(6)肌瘤有惡性變可疑,特別是雖近絕經而反增大或絕經后又出血或肌瘤增大者,皆應手術治療。
術式選擇單純子宮切除還是全子宮加雙側附件切除依年齡是否需保留卵巢功能而定,一般50歲以下可保留一側卵巢。
預防:避免長期、大量應用雌激素制劑。
4.有子宮肌瘤的孕婦要注意兩點:
(1)孕期易有肌瘤的紅色變性,表現劇烈下腹痛伴惡心、嘔吐、發熱等。處理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疼痛大多可自行緩解;如癥狀不能緩解,需作肌瘤挖出術;
(2)孕婦子宮肌瘤若位于子宮體下部或子宮頸處,可能阻礙胎兒陰道分娩或已經造成胎位不正,故應在臨產前及時采取剖宮術分娩。
參看
![]() ![]() |
|
出自A+醫學百科 “醫療康復/子宮肌瘤”條目 http://www.crossoverdream.com/w/%E5%8C%BB%E7%96%97%E5%BA%B7%E5%A4%8D/%E5%AD%90%E5%AE%AB%E8%82%8C%E7%98%A4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醫療康復/子宮肌瘤”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