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性壞死
A+醫學百科 >> 凝固性壞死 |
凝固性壞死(coagulative necrosis):蛋白質變性凝固且溶酶體酶水解作用較弱時,壞死區呈灰黃、干燥、質實的狀態,稱為凝固性壞死。壞死的細胞的蛋白質凝固,還常保持其輪廓殘影,壞死區周圍形成充血、出血和炎癥反應帶,這可能是由于死死局部的酸中毒使壞死細胞的結構蛋白和酶蛋白變性,封閉了蛋白質的溶解過程。凝固性壞死好發于心肌、肝、脾、腎等實質器官常因缺血缺氧、細菌毒素、化學腐蝕劑作用引起。
干酪樣壞死屬于凝固性壞死
出自A+醫學百科 “凝固性壞死”條目 http://www.crossoverdream.com/w/%E5%87%9D%E5%9B%BA%E6%80%A7%E5%9D%8F%E6%AD%BB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凝固性壞死”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