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膝關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骨及骨連接 >> 下肢骨及其連接 >> 下肢骨的連接 >> 膝關節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目錄

膝關節knee joint(圖3-40至圖3-41)由股骨內、外側髁脛骨內、外側髁以及髕骨構成,為人體最大且構造最復雜,損傷機會亦較多的關節

關節囊較薄而松弛,附著于各骨關節軟骨的周緣。關節囊的周圍有韌帶加固。前方的叫髕韌帶,是股四頭肌肌腱的延續(髕骨為該肌腱內的籽骨),從髕骨下端延伸至脛骨粗隆,在髕韌帶的兩側,有髕內、外側支持帶,為股內側肌股外側肌腱膜的下延,并與膝關節囊相編織;后方有腘斜韌帶加強,由半膜肌的腱纖維部分編入關節囊所形成;內側有脛側副韌帶,為扁帶狀,起自內收肌結節,向下放散編織于關節囊纖維層;外側為腓側副韌帶,是獨立于關節囊外的圓形纖維束,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小頭。

Glxklg9m.jpg


Glxklf3s.jpg


圖3-40 膝關節

Glxkldyx.jpg

圖3-41 膝關節(顯示內部結構)

關節囊的滑膜層廣闊,除關節軟骨半月板的表面無滑膜覆蓋外,關節內所有的結構都被覆著一層滑膜。在髕上緣,滑膜向上方呈囊狀膨出約4厘米左右。稱為髕上囊。于髕下部的兩側,滑膜形成皺襞,突入關節腔內,皺襞內充填以脂肪和血管,叫做翼狀襞。兩側的翼狀襞向上方逐漸合成一條帶狀的皺襞,稱為髕滑膜襞,伸至股骨髁間窩的前緣。

由于股骨內、外側髁的關節面呈球面凸隆,而脛骨髁的關節窩較淺,彼此很不適合,在關節內,生有由纖維軟骨構成的半月板(圖3-42)。半月板的外緣較厚,與關節囊緊密愈著,內緣薄而游離;上面略凹陷,對向股骨髁,下面平坦,朝向脛骨髁。內側半月板大而較薄,呈“C”形,前端狹窄而后份較寬。前端起于脛骨髁間前窩的前份,位于前交叉韌帶的前方,后端附著于髁間后窩,位于外側半月板后交叉韌帶附著點間,邊緣與關節囊纖維層及脛側副韌帶緊密愈著。外側半月板較小,呈環形,中部寬闊,前、后部均較狹窄。前端附著于髁間前窩,位于前交叉韌帶的后外側,后端止于髁間后窩,位于內側半月板后端的前方,外緣附著于關節囊,但不能腓側副韌帶相連。半月板具有一定的彈性,能緩沖重力,起著保護關節面的作用。由于半月板的存在,將膝關節腔分為不完全分隔的上、下兩腔,除使關節頭和關節窩更加適應外,也增加了運動的靈活性,如屈伸運動主要在上關節腔進行,而屈膝時的輕度的回旋運動則主要在下腔完成。此外,半月板還具有一定的活動性,屈膝時,半月板向后移,伸膝時則向前移。在強力驟然運動時,易造成損傷,甚至撕裂。當膝關節處于關屈而脛骨固定時,股骨下端由于外力驟然過度旋內、伸直,可導致內側半月板撕裂;同理,如該時股骨下端驟然外旋、伸直,外側半月板也可發生破裂。

Glxklhdv.jpg

圖3-42 膝關節半月板(上面)

膝關節內有兩條交叉韌帶(圖3-41)。前交叉韌帶附著于脛骨髁間前窩,斜向后外上方,止于股骨外側髁內面的后份,有制止脛骨前移的作用。后交叉韌帶位于前交叉韌帶的后內側,較前交叉韌帶短,起自脛骨髁間后窩及外側半月板的后端,斜向前上內方,附于股骨內側髁外面的前份,具有限制脛骨后移的作用。  

參看

32 髖關節 | 小腿骨的連接 32
關于“人體解剖學/膝關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视欧美日本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