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信穴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交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陰蹻。屬足少陰腎經。陰蹻之郄穴。在小腿內側,當太溪直上2寸,復溜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后方。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為脛神經束干和脛后動、靜脈。主治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閉經泄瀉便秘痢疾疝氣睪丸腫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取穴方法〗交信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太溪穴直上2寸,復溜穴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后方。

〖解剖〗在趾長屈肌中;深層為脛后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后方為脛神經本干。

〖主治疾病月經不調崩漏陰挺泄瀉,大便難,睪丸腫痛五淋疝氣陰癢,瀉痢赤白,膝、股. 內廉痛。

〖人體穴位配伍〗配關元穴三陰交穴婦科疾患之月經不調;配太沖穴血海穴地機穴治崩漏;配中都穴治疝氣;配陰陵泉穴治五淋;配中極穴癃閉;配關元穴治陰挺。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陰蹺脈郄穴

〖別名〗內筋穴、竹柳穴

Bkige.jpg

〖穴義〗腎經經氣由此交于三陰交穴。

〖名解〗

1)交信。交,交流、交換也。信,信息也。該穴名意指腎經經氣由此交于三隊交穴。本穴物質為復溜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因其吸熱揚散而質輕,因此從本穴外走脾經氣血所在的天部層次,故名。

2)內筋。內,與外相對,指本穴交于三陰交穴的氣血物質來自于腎經所處的內部。筋,肝風也。內筋名意指本穴氣血以風氣的形式由內向外傳輸。理同交信名解。

3)陰蹺脈郄穴。郄,孔隙也。本穴既為腎經之穴同時又為陰蹺脈之穴,但由于本穴氣血為涼濕水氣,外傳脾經的氣血是吸熱后的氣血,量不多,如從孔隙中外出一般,故為陰蹺脈郄穴。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吸熱后橫向外走三陰交穴。

〖功能作用〗外散寒冷水濕。

〖治法〗寒則先瀉后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目錄

參看

人體穴位專題

腧穴相關電子書

人體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主頁(包含找穴方法視頻教程等內容)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 穴位功能說明圖 十四經脈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黑白大圖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足部.jpg
X tui.png
Jx-5-dan.jpg
Toubuxue.jpg
關于“交信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97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导航,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一本到欧美国产亚洲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片 | 婷婷中文视频在线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级人妇 | 最新AV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制服丝袜另类日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