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達氏反應
A+醫學百科 >> 肥達氏反應 |
目錄 |
肥達氏反應簡介
定義
[項目名稱]
肥達氏反應
[定義]
肥達氏反應是用已知傷寒菌的H(鞭毛)和O(菌體)以及甲型(A)與乙型(B)副傷寒沙門氏菌的標準液與病人血清做凝集試驗,用于傷寒副傷寒的輔助診斷或用于流行病學調查的免疫凝集實驗。
[別名]
傷寒桿菌凝集試驗
[英文縮寫]
WR
參考值
傷寒桿菌凝集價H<1:160,O<1:80;
副傷寒凝集價A<1:80,B<1:80,C<1:80
肥達氏反應的臨床意義
本試驗對傷寒副傷寒有輔助診斷意義。分析結果時,應注意以下諸點:(1)傷寒流行區的健康人血中可能有低效價凝集抗體存在,當“TO”的效價>1:80、“TH”>1:160時有診斷意義;(2)接種過傷寒疫苗者體內“TH”抗體可明顯升高,因此單獨出現“TH”效價增高無診斷意義;(3)無論傷寒或副傷寒甲或乙病人,血清中“TO”抗體效價均升高,故“TO”抗體效價增高時,只能擬診為傷寒類感染,而不能區別傷寒或副傷寒;(4)傷寒桿菌與副傷寒桿菌甲、乙、丙4種的“H”抗原各不相同,所產生的“H”抗體各異,因此,當某種“H”抗體增高超過參考范圍時,結合“TO”效價升高,則可診斷為傷寒或副傷寒中的某一種感染; (5)Widal反應必須動態觀察,每周檢查一次,如效價顯著遞升,診斷意義更大;(6)約有(0.10)10%的傷寒病人始終不出現Widal陽性反應,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在發病早期已大量應用過氯酶素,有的是由于應用了免疫抑制劑(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有的可能是輕型感染,個別人可能由于先天性體液免疫功能缺陷或老弱、嬰兒免疫功能低下所致。
機體感染傷寒、副傷寒桿菌后會產生相應抗體,正常人因隱性感染或預防接種,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的抗體。一般當H≥1:160,O≥1:80,副傷寒凝集價≥1:80時,才有診斷意義。病程中應每周復查一次,如病人H與O的凝集價均高于參考值或較原凝集價升高4倍以上,則患傷寒的可能性很大。若H凝集價高而O低于正常值,則可能是以往預防接種疫苗的結果或非特異性回憶反應所致。
怎樣看化驗單專題
關于醫學化驗單:
常見的化驗單:
- 怎樣看血常規化驗單
- 如何看乙肝兩對半化驗單
- 怎樣看肝功能化驗單
- 怎樣看糖尿病檢驗單
- 如何看尿常規檢查化驗單
- 怎樣看糞便常規檢查化驗單
- 怎樣看前列腺液化驗單
- 如何看腎功能檢測化驗結果
- 怎樣看結核菌素皮試結果
- 怎樣看腦脊液常規檢化驗單
- 怎樣看漿膜腔液檢驗結果
- 怎樣看血氣分析結果
關于“肥達氏反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