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葉
(重定向自百足藤)
A+醫(yī)學(xué)百科 >> 麒麟葉 |
麒麟葉 |
||||||||||||||
---|---|---|---|---|---|---|---|---|---|---|---|---|---|---|
![]() |
||||||||||||||
保護狀況 | ||||||||||||||
未予評估(IUCN 3.1)
|
||||||||||||||
科學(xué)分類 | ||||||||||||||
|
||||||||||||||
二名法 | ||||||||||||||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 1908 |
||||||||||||||
異名[1] | ||||||||||||||
超過40個異名
|
麒麟葉(學(xué)名:Epipremnum pinnatum)是天南星科麒麟葉屬的植物[2]。
目錄 |
形態(tài)
多年生木質(zhì)攀緣植物。葉片薄革質(zhì),幼葉為披針狀長圓形,全緣,老葉為寬長圓形,長約60厘米,羽狀深裂達中脈,裂片寬條形,稍向前彎曲。佛焰苞長10~12厘米,外面綠色,內(nèi)面黃色,肉穗花序長約10厘米,花多數(shù),兩性,無花被,雄蕊4枚,子房呈六角形。果緊密靠合,種子腎形,長約5毫米。
分布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諸島、臺灣島、大洋洲、菲律賓、馬來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云南、廣西、福建、廣東等地,生長于海拔700米至2,000米的地區(qū),常生長在熱帶雨林的大樹上及巖壁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別名
百宿蕉(廣東陽春)、上樹龍、百足藤、飛來風(fēng)(廣東高要)、爬樹龍(海南)、飛天蜈蚣(廣西博白)、臺灣麒麟葉[1][3]。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2014-3-23].
- ↑ 2.0 2.1 昆明植物研究所. 麒麟葉. 《中國高等植物數(shù)據(jù)庫全庫》. 中國科學(xué)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2].
- ↑ 3.0 3.1 昆明植物研究所. 臺灣麒麟葉. 《中國高等植物數(shù)據(jù)庫全庫》. 中國科學(xué)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2].
外部鏈接
參考來源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麒麟葉”條目 http://www.crossoverdream.com/w/%E9%BA%92%E9%BA%9F%E5%8F%B6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麒麟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